取代「啦啦隊比賽」!

對於那些「原本欠缺投注在課業上時間」的大學生,我無法鼓勵他們再花時間在「練習啦啦隊」這種「腦力/肢體比」偏低的活動上。

事實上,我會建議高中畢業生選擇就讀「不辦啦啦隊比賽的大學」-除非他立志成為啦啦隊訓練師。
(我建議「大學評鑑」的評分表應列入一項「針對舉辦啦啦隊比賽的大學扣分」!)

假如大學的目標是舉辦「參與學生之人數很多而且每一個系都參與」的比賽,
我的建議是:用「學識成長經驗短片比賽」取代「啦啦隊比賽」!

這個短片比賽評分標準是:能否生動地呈現「學生透過各種課業的學習經驗而達成學識的成長」!

將影片限制為「短片」的原因是:
讓所有作品可以在原本「啦啦隊比賽」的時間內全部播放完畢,讓現場觀重也可以成為某些獎項評審。

所謂「各種課業的學習經驗」包括但不限於:
畢業公演排練、畢業專題製作、課堂上之辯論比賽、交易競賽、課堂上之遊戲、在圖書館借閱書籍、課後學習小組討論。

而為了要呈現「成長」,入鏡的應該包含所有四個年級的學生(多多益善)而不只是大一新生。
但是大一新生應該多被鼓勵參與影片製作,因為他們可以從中體會一到四年級的成長路徑。

以我目前的想像,比較陽春的作品可能是個精密剪輯的紀錄片。
至於比較有創意的作品,就不是任何人在目前規畫階段就能想像得到。

以下針對三個可能的質疑進行回應:

第一、傳播學院的各系學生可能擁有影片製作的優勢而使比賽不公!
回應:
前述評分標準除了「生動呈現」之外,還有「學習經驗」和「學識成長」。
此外,這樣的比賽可以讓學生除了「媒體識讀」之外,更學得「創意傳播」的經驗。

第二、有些學系的課程可能欠缺可以被生動呈現的「學生學習經驗」!
回應:
1. 影片內容不必涵蓋每一門課程。
2. 可以讓學生生動呈現「學習心得」及「見識成長」。
3. 任何一個求生存的學系(包含師生)都值得被鼓勵「生動呈現」其生存價值!

第三、為什麼要「取代」「啦啦隊比賽」而不是「增辦」「學識成長經驗短片比賽」?
回應:
1. 「啦啦隊比賽」的練習佔用學生本應花在課業上的時間;「學識成長經驗短片比賽」則可以強化學生之學習動機。
2. 「啦啦隊比賽」雖然開放自由報名參加,但是「學生好玩耍,老師愛面子」的環境因素造成各系要求師生投入比賽之壓力。
3. 「啦啦隊比賽」的「腦力/肢體比」偏低,不應耗費「教學卓越大學」資源。

發表留言